Apple 官方免费设计资源, iPhone、Mac、Apple Watch 设备外框资源下载

对於 Apple 旗下各平台设备的开发者, Apple 其实有专属的「Apple 设计资源」,内有包含各种指南与官方素材开放免费下载。除了提供 iOS、 iPadOS、macOS、watchOS、tvOS、免费字体、系统字体与各种图示和桌布素材内容。另外,针对开发者等内容创作者经常会需要用到的 Apple 设备「边框」,像是 iPhone 13、Apple Watch、MacBook、Mac 电脑装置的产品边框,也能在 Apple 官方的资源免费下载这些官方素材使用。

Apple 官方免费设计资源, iPhone、Mac、Apple Watch 设备外框资源下载

相信我有 Apple 的开发者都知道, Apple 在设计准则有清楚的要求,如果想了解 Apple 的设计准则可参考「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s」(点我前往)。
Apple 也在「Apple 设计资源(Apple Design Resources)」页面内提供各种开发时可能需要的素材资源,像是模板和指南等。无论是最新 iOS、iPadOS、macOS、watchOS、tvOS 系统介面,也有像是各种免费系统字体、 SF 图示和各种 Apple …

台湾年轻人不需要中国的狼性!前电视台高阶主管分享:站稳市场的最大武器

Image Source:unsplash

文/莎莉夫人(Ms. Sally)

模仿是最稳妥的创新。 ─腾讯创办人马化腾

朋友的妹妹请猎人头公司帮忙找工作,她希望能有机会到中国大陆任职。朋友知道我曾在中国工作一年多,想听听我的意见。我一听「中国」,就告诉她,根据我与中国籍老板及来自中国各省同事共事的经验,我绝对不会再选择去中国工作。因为,我非常讨厌中国人的「狼性」。

结束中国的工作回到台湾,看到一些报导,赞扬中国年轻世代展现出的狼性,甚至鼓吹台湾年轻人应该多学着点,避免被抢走饭碗,我很不以为然。

跟中国同事共事的那一年多,我看到的狼性,是全然从「利己」的角度出发,为达个人目的不择手段。文化大革命的斗争基因,为了自保、为了成功,可以六亲不认、不择手段的狠劲,深刻烙在他们每一个人的体内,成为他们共同的DNA。

Image Source:unsplash

所谓的「狼性」

我观察到的中国狼性,有下列几点特色:

一、形容词超多,都很会说。

我常怀疑我的中国同事们,一定是从小接受演说及舞台剧训练。公司开个会,他们每个人都能主动发表意见,而且形容词超多,感觉好像很有想法,但是剥除这些形容词,你会发现,他的想法其实很「虚」。讲了十分钟的话,对於事情要怎麽落实、要怎麽具体执行的时间表,他一秒也没提到。

「我们这个专题系列报导,要让全国百姓看到,什麽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这是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国的重中之重。」接下来背诵一堆习近平的演讲词,拉拉杂杂讲了老半天,我还是不知道这个专题系列报导的重点,因为连基本的要采访谁?采访什麽?都没讲到,只听到一堆形容词废话。

在行销新品牌山泉水的产销会议上,主管们抢着发言,「我们要开发民族品牌,研发救国救民的新产品。」「我们的使命就是不让美帝箝制我大中华的经济命脉!」不过就是瓶山泉水,大夥儿卖力演讲了老半天,还没讨论到最重要的市场定位、品牌名称及行销宣传策略。

大陆同事们,每个人都很会「嘴」,到了要「执行」的时候,他们做出来的东西品质,跟他们说的,差了十万八千里。本来要从「民生、经济」角度制作的专题系列报导,最後做成了习近平语录整理。一瓶山泉水,最後走低价路线,两块人民币不知该怎麽扛起振兴中华民族的神圣使命。

二、脸皮厚,只求自身利益。

在台湾当记者,我们是哪里有新闻,记者就在哪里。重大新闻事件,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公司没有派你去第一线采访,你肯定心里不舒服,因为能到第一线采访的记者,是被公司重视、重用的记者。

有一次,超强烈台风从珠海登陆,我派记者在台风登陆前进驻珠海。

「我不去,就算公司有投保,我是家里独苗,公司能保证我完全没事吗?」这位拒绝在台风天冒险采访的记者,後来极力争取到北京采访人大开幕会议。我问他:「搭飞机到北京采访,有坠机的风险,你不是家里的独子吗?」他回:「这情况不同,北京人大新闻采访,可以认识很多新闻同业的领导,这对我将来的职涯发展有帮助!」

所有的取、舍,都是以自身利益为目标,他们没有所谓的「团队合作」及「利他」思想。

三、既狗腿又自大。

他们的行为里,没有所谓的「尊重」及「辈分」。如果面对一位能决定他命运的人,他肯定会低头求饶、百般讨好。我的中国同事们会跟老板秘书打探老板的行程,然後在老板必经路线上,来个不期而遇。恰巧碰到老板有时间、能听听他提出的工作建议,他肯定把握机会,用尽一生字典里的形容词,好好讲述一番;老板若没空,他能在老板面前问声好,得到老板一个微笑回应,朝看笑容、夕死可矣。

这些逢迎拍马的狗腿之人,会轻易地羞辱比他们位阶低的人,他们不在乎别人内心的感受,完全以自我为中心;面对威权,他们反而容易屈膝。

Image Source:unsplash

「原创力」才是站稳市场的最大武器

这群狼性之人,工於心计、精於算计却缺乏创意,他们靠着世界级的模仿复制能力,「从模仿中创新」,凭藉这个本事,就能击败原创品牌,大举攻占市场。小米科技就是个例子。

二○一一年由雷军领军的小米科技,模仿苹果 iPhone,推出小米机,不仅是手机的外型设计及功能,模仿苹果 iPhone,就连雷军在发表会上的走位与动作,都毫不掩饰地抄袭贾伯斯,而被网民封为「雷伯斯」。

雷军在二○一三年受访时夸下海口,三年内,手机品质要全面「吞苹摘星」,打败苹果及三星。

二○一○年起家的小米,从模仿中创新,自二○一二年起,着重於专利布局,根据媒体报导的数据显示,小米科技在中国申请的专利,截至二○一九年底,大约有三万三千多件。

不只小米科技,大陆很多的品牌发展都显示,他们的模仿是借鉴标竿产品的优点,再根据自己所拥有的资源优势,以「接地气」的方式,考量市场需求,进行改良。这种「从模仿中的创新」,让他们能够以後起之姿,攻占先行原创者的市场。

面对这种「从模仿中创新」的市场攻势,台湾年轻世代没必要惧怕。「原创力」才是站稳市场的最大武器。模仿者永远只能在後面,跟随创造者的脚步。大陆人缺乏原创力,因为只有「自由」的空气及土壤,才能孕育出「创造力」。

台湾年轻人不需要中国的狼性,也不必害怕他们抢饭碗。因为职场真正的成功,需要的是「创意」及「团队合作」。

只有狼性,一味地逢迎拍马,欠缺真正的专业实力及执行力,这种狼性只显出一个人的廉价,这是职场里,最低层次的汲汲营营。

《每道人生的坎,都是一道加分题》

Howie Su/促成脑机介面与气候控制!微软、Google争相投入 悄然崛起的「深度科技」是什麽?

Image Source:unsplash

文/Howie Su

深度科技决定未来技术竞争力,落後者将丧失十年竞争优势

当我们正沈浸在元宇宙虚拟世界的想像时,有一批企业正在加紧脚步建立技术壁垒,一种称为深度科技的技术种类正悄悄崛起,深度科技(Deep Tech)泛指革命性,并能实际解决重大工程或科学问题的技术,而非单纯针对消费者提供服务。常见深度科技类别包含人工智慧、脑机介面、量子科学、光子技术、生物科技、先进材料,由於多半还在试验阶段,通常由新创或企业内部/大学的实验室研发,俗称「黑科技」。这些技术有最终有相当高比例应用於国防、太空领域、高阶制造、绿能与先进农业。我们可以想像成,如果没有这些黑科技的加持,元宇宙的奥义不会被解开,也不会有用脑波控制电脑的应用出现。

▲深度科技新创迅速崛起

Image Source:EIT

本身虽不迷人,但应用范围无限

深度科技一词源自於军火工业的实验室,尔後才逐渐涵盖商业应用与社会应用的技术,而近几年才开始快速发展的原因为许多技术之间可以融合与交互应用(如AI+IoT=AIoT)。它最特别的地方是无限的想像空间,技术本身不一定新颖,但在持续的优化下可以影响社会走向,例如当大脑透过脑机装置与电脑连线时,可能可以用脑取代手来遥控电脑,用想的就能打字或执行介面操作,甚至社交。如果读者玩过红色警戒2,对盟军的「天气控制机」应不陌生,运用大气技术加上人工智慧操作,也许哪天能改变气象也说不定。农业科技听起来有点无聊,但现在人造肉、人造食品快速兴起,搭配感测器与智慧供水系统,以後可能能在家里顶楼或停车场内种菜,就地供应食物同时也解决人口过剩问题。这些都只是深度科技几个常听到的应用场景,解决气候变迁,甚至复活古代猛玛象都可能实现。

▲BCG顾问公司定义的深度科技种类

Image Source:twitter/BCG

大公司有企业研究院撑腰,新创呢?

深度科技其实存在一种技术不对等:大型企业的资金与人才吸引力相当充沛,有些甚至直接设立专责研究院负责。例如Google Research、脸书AI研究院、微软研究院等等,这些大型研究机构拥有近乎无上限的预算,并且能透过与学校合作取得仍处於实验室中的新科技,本身又有庞大市场可以试误,是发展深度科技的绝佳场所。新创就没这麽幸运了,部份技术团队尚未商业化,对市场掌握度也不足多数等待被并购。有些新创背後有富爸爸撑腰可能好过一些,新加坡的淡马锡控股成立10 亿星元投资基金以及孵化器协助团队商转,结合其他产业合作,提供团队最需要的应用场域。

▲淡马锡是新加坡深度科技新创的重要支持者

Image Source:facebook/Temasek

一个需要大资本烧钱的商业模式

深度科技本身并不是一种商业模式,但可以创造出各种商业模式,前提是需要投入钜额资金与时间,几千万上亿的投入只是基本,一般来说新创从成立到上市或被并购需要7-10年时间,深度科技的新创可能需要12-15年,企业很难接受资料科学家拿着论文写演算法,但在深度科技新创中这是常见的事:不断地尝试错误与开发新技术是他们的使命;一般创业家的年龄多落在20-25岁,深度技术则需要相当深入的学术知识,创业者多为博士级研究人员,因此年龄多分布在35岁後。许多企业与新创开始部署这个未知领域,由於深度科技的周期相当长,且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因此不提早部署很容易落後对手。

趋势观点/YouTube、脸书豪砸奖金力拼TikTok短影音 Google发布广告成效新算法

Image Source:Facebook

文/TenMax Tobey

趋势一|取消第三方 Cookie,Google 遭控「垄断」;Google Ads 预设转换归因改变,明年初全面启用

去年初,Google 宣布於浏览器中,逐步禁用第三方 Cookie,并将於 2022 年实现全面封阻,此举引起数位广告界一片譁然,质疑与不满声浪四起;为给予发布商、广告商和开发者更充裕的应对时间,以设计和建构可行的 Cookie 替代方案,Google 於今年六月发出最新公告,延後第三方 Cookie 退场大限至 2023 年底。

Image Source:Google Blog

尽管 Google 表示将研发「隐私沙盒」技术,协助广告主进行广告投放,业界亦已着手思索与打造 Cookie 替代方案(如:UID 2.0),然而,对於禁用第三方 Cookie 的争议从未平息。路透社 9 月 29 日报导指出,由广告商、发布商与科技公司组成的行业组织 MOW(The Movement for an …

开业半年累积15万用户!LINE Bank怎麽做到?这三大创新成纯网银优势

Image Source:LINE Bank

文/数位时代 高敬原

一转眼,今年已经进入最後一个季度,对台湾金融科技领域来说,纯网银的正式开行除了是一个里程碑,更是观察产业创新与变动的重要指标。

截至10月,LINE Bank开行满半年,若从金管会公布的数据来看,第二季的开户数超过15万户,超越乐天银行的5.8万,是目前客户数最多的纯网银业者,更是今年第二季银行业数位帐户成长的第一名。

金融业是受到严格监管的产业,对於才开门营业半年的银行来说,要看到特别、突破性的创新,其实很难,这半年的时间里,除了先把基本的服务、功能做好,LINE Bank也不断透过科技来优化体验,画出市场的差异性。

纯网银就像微软创办人比尔盖兹(Bill Gates)曾说过的,「金融服务必要的,但银行不是」,这句话说的是,金融服务的提供、取得已经不受限於实体分行,而是要在生活各处出现。听起来很美好,那麽在现实面,LINE Bank做到了哪些事情呢?

▲金融服务的提供、取得,在现在的时空背景下,已经不受限於实体分行。

Image Source:LINE Bank

创新一:升级帐号,不用读卡机

有办过数位帐户的读者,应该对於读卡机不陌生,若要提升非约定转帐限额,就必须临柜,或是用晶片卡读卡机读取自然人凭证才能完成,这是非常麻烦的一件事。

对没有实体分行的纯网银来说,升级帐户的管道,就只剩下连接读卡机这唯一管道,这道流程没改善,实在很难说服客户,纯网银有任何不同之处。

因此,LINE Bank从2021年9月开始,启动优化线上帐户升级流程,用户只要拿「自然人凭证」,透过「近距离无线通讯(以下简称:NFC)」技术,将自然人凭证放在手机NFC感应区域读取,最快5秒就能做好身分验证,就能完成数位帐户升级,马上提升非约定转帐之转帐限额,过程中不需要电脑与读卡机,解放过去升级帐户的繁琐流程。

▲用户只要将自然人凭证,放在手机NFC感应区域读取,最快5秒就能做好身分验证。

Image Source:LINE Bank

目前,LINE Bank数位帐户每笔、每天、每月,跨行非约定转帐限额分别为1万、3万、5万元。用户升级为进阶帐户後,可拥有更高的非约定转帐限额,行动银行非约定转帐限额提升为每笔、每天、每月各为5万、10万、20万元。

NFC并不是特殊的新技术,平常在捷运、商店使用卡片感应付款,背後都是NFC技术的功劳。LINE Bank指出,过去从未有银行将NFC用於帐户升级,之所以可以实现这套创新,是因为内政部在2017年後发行的新式「自然人凭证」都有支援NFC,LINE Bank从9月起透过更新APP NFC感应元件,让NFC场景更多元化。

创新二:打造Chatbot智能客服体系

少了实体分行,以及行员的亲切问候,纯网银要如何在线上空间,将服务做出「人味」,是非常大的挑战。

为了强化线上客服功能,LINE Bank首先打造「双地点」客服中心,确保客服营运24小时不中断,提供数位智能、视讯、电话、文字四种客服服务方式。

最值得一提,是LINE Bank整合LINE的资源,打造完整Chatbot智能客服体系。业者表示,光是智能客服就已经可以解决超过八成以上客户进线问题,从开业到现在,智能客服累积讯息笔数已经超过200万笔,目前Chatbot运用「机器学习」以及「NLU自然语意理解训练」持续提升聪明度,迭代优化扩增知识范围。

会有这麽高的查询量,LINE Bank分析,是因为智能客服整合行销活动的结果。业者分析,智能客服不少是来自於「活动名额查询」这项功能,LINE …

转化思考框架打造SpaceX直立回收火箭!马斯克善用「可变性原则」的关键思考

Image Source:youtube/SpaceX

文/库基耶, 麦尔荀伯格, 德菲尔利科德Kenneth Cukier, Viktor Mayer-Schönberger, Francis de Véricourt

「思考框架」三大原则:可变性原则

马斯克(Elon Musk)创办的 SpaceX,就是一家把可变性原则应用得炉火纯青的企业。SpaceX 是研发可回收火箭的先驱。可回收火箭一直是航太工程师的梦想,也是科幻小说里的常见载具。但在 1960 年代和 1970 年代,航太总署科学家的想法是让火箭加上机翼,能在返回地球之後,像飞机一样着陆。当时所假设的限制条件是「火箭的回归需要靠空气动力学的升力」。这种想法也就催生了外形类似飞机的太空梭—这後来还催生了悬挂式滑翔机,相关技术是由航太总署的工程师罗加洛(Francis Rogallo)於1960 年前後发明,原本是做为将太空舱带回地球的方式。

然而,这些机翼巨大而沉重,空气动力学的升力大小又得视机翼的尺寸而定。机翼愈大虽然升力也愈大,但在发射时也会增加重量、体积和阻力。考量到这一切限制後,最後的太空梭系统是个有问题的折衷方案,需要有一个附加在外的巨大油箱,只能使用一次,而且太空梭主体的滑翔能力也相当有限。航太总署把自己限制在空气动力学升力的条件下,也就只能想像出很传统的机翼与降落伞的设计,并相应带来了所有的缺点。

相较之下,由於各种创新突破(特别是在感测器与运算能力方面),SpaceX 的想像不再限於空气动力学的升力。虽然也像航太总署以减缓火箭的下降速度为目标,但是 SpaceX 改了方法,希望能重新点燃第一节火箭的发动机,采直立方式降落。SpaceX的想法是:别再管空气动力学的升力了,就靠火箭的动力吧。这件事的大胆之处,在於需要重新点燃引擎,也得保留足够的燃料来减缓火箭下降的速度(而且燃料很重,所以不能留太多),并且还得有控制系统让着陆过程稳定。

太空梭是本身的实体结构十分复杂,而 SpaceX 猎鹰火箭的第一节则是实体结构相对简单,但搭载了复杂得多的控制系统。而且也是由於科技的进步,才能够做到如此先进的控制。

Image Source:SpaceX

了解可变限制

秘诀在於:要了解哪些限制是可变的。虽然 SpaceX 也接受「火箭降回地球时必须减速」这项设定,但选择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不是靠机翼,而是使用内建的火箭引擎。正因为 SpaceX的工程师松开了其中一套可变的限制,才看到了新的可能,并研发出猎鹰系列的可回收火箭。

像 SpaceX 火箭控制系统这样的科技革新,就可能让过去无可改变的限制,开始具备可变性(虽然科技本身也是思考框架的产物)。要选择改变哪些限制的时候,根据可变性原则,应该要先挑出各种我们能够影响的要素。如果希望反事实能发挥作用、让梦想成真,该调整的并不是那些我们本来就该遵守的限制(例如经理手头的预算,或是主厨能运用的烹调时间),而是调整那些能透过行为或选择而改变的限制。这样一来,梦想成为现实的可能性也就更高。…

NFT是什麽?怎麽玩?5大NFT交易平台整理!艺术、音乐、虚宝…全都能拍卖

Image Source:unsplash

文/Dr. Chien

2021 币圈最火红的单词就是 NFT,连卖菜大妈都在玩 NFT 的时候,就可以知道这个市场有多火热。

NFT 是什麽?

NFT(非同质化代币,Non-fungible tokens),简单来说就是具有唯一性、或是同一组批次的数位代币,拥有各自的编号,或极限量的数位代币。可以想成把实体文件,音乐,艺术品等数位化之後放到区块链上面。举例来说,一张迷因可以数位化放到网路上,NFT 就是把这些数位产品给放到区块链上。

NFT 要去哪里买?

就像买任何物品一样,都会有市场或是平台可以让交易顺利进行。同理,每个 NFT 就是一件商品,可以至对应的平台交易。每个平台或是交易所都有自己特殊的地方,针对商品性质选择特定的平台露出,可以让 NFT 商品可以获得最精准的受众与露出,那我们就好好来看看几个常见好用的平台吧!

Image Source:opensea

Opensea 公海:综合性交易平台

最自由的NFT平台,自由上架、自由买卖。

Opensea 是最大的 NFT 市场。Opensea 现在支援的 NFT 包括收藏品、游戏物品、数字艺术、活动门票、域名,甚至实物资产的所有权记录。换句话说,Opensea 有点像 CryptoKitties 的 eBay。使用 OpenSea 可以购买、出售和游览数百个类别的上千上万的数位资产。

Opensea …

FB宣布关闭脸部辨识功能!删除10亿笔用户识别资料

Image Source:unsplash

文/洪偲瑀

脸书近日发布一项重大隐私相关政策,将关闭自2010年启用的脸部辨识技术,同时在未来几周内全数删除相关脸部侦测、模板辨识资料,总笔数超过10亿笔。

根据脸书表示,目前在每日活跃用户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比例选择启用脸部辨识。不过其实这项技术在2011年时是作为预设功能对所有人作用,直到2019年才改为预设不启用,交由用户自行开启。

Image Source:unsplash

Meta负责人工智慧部门的副总裁佩森蒂(Jerome Pesenti)指出,该功能原先是为了协助视障用户辨识相片中的朋友,并避免遭身分盗用,但现今社会对此技术日益担忧,经全面评估後决定关闭。

也有外界认为,除了舆论外,脸书此决策也受到2020年伊利诺州生物识别隐私诉讼一案影响,当时脸书付出了6.5亿美元和解金。

”剪映”内建A.I.语音辨示功能,快速将影片中的旁白自动转成字幕,并支援双平台

  对於许多制作影音教学的朋友,光是录制剪辑就得花上不少时间,当影片都编辑完毕後,最後一道工序,就是上字幕,虽然说影片讲的都是中文,但有上字幕,在浏览上还是比较直观,但上字幕应该是许多朋友心中的痛,而这问题先前让梅干感到困扰,甚至也找过一些辅助工具,来为影片上字幕。

但无论是那一套辅助工具,还是得一一听打影片中的旁白,而最近好友的介绍下,让梅干认识了剪映这套剪辑软体,不但免费且还内建AI语音辨示功能,还可快速的帮影片上字幕,除除之外还可手动修正字幕中的文字、样式、字型,同时无论是Windows还是MAC都可使用,因此有字幕需求的朋友,不妨现在也一块来看看罗!


剪映连结网址: https://lv.ulikecam.com/


json存放位置1.MAC:/Users/使用者名称/Movies/JianyingPro/User Data/Projects/com.lveditor.draft/
2.Win:C:\使用者名称\AppData\Local\JianyingPro\User Data\Projects\com.lveditor.draft


转档网站1.json格式转srt
2.简中转繁中
3.srt 转 txt
4.逐字对稿


Step1
首先在安装剪映後,将要上字幕的影片,拖曳到下方的面板中。


Step2
接着选择上方的「文本 / 智能字幕」後,点左边的「识别字幕」选项。


Step3
在点下「开始辨视」钮後,软体就会开始针对影片中的旁白进行转档。


Step4
这边得特别留意一下,当辨视完毕後,在影片上方会看到一堆字卡才表示有辨视成功,如果没看到的话,请再重新执行一次。


Step5
这时开启剪映字卡的存放位置,进入专案名称後,再将draft_info.json的档案,透过文字工具将它开启,并把里面的文字复制起来。


Step6
再进入这个平台,将刚刚的json档案,贴到上方的输入框中,再按生成srt文件钮。


Step7
由於剪映是由中国所开发,因此辨视完毕的文字是简中,再到这平台,将简中转为繁中。


Step8
当把简中转为繁中後,再到这平台将原来的时间序给转成单纯的文字格式。


Step9
最後再到这平台,就可一边播放一边对字稿,基本上剪映在辨视度来说,以梅干亲身的经验,大约有五、六成,这时就可透过这个平台,一边听一边校对。


Step10
都处理好後,再回到剪映,一样进入智能字幕,但这时则是选择右边的文稿匹配选项。


Step11
再把刚刚校对好的文字贴上,这时剪映就会依照这文稿进行对位相当的方便。


Step12
在匹配完毕後,由於预设的字幕是白字,这时任点选一个字卡,就可调整字卡的样式,而只要设定一个,其它就会一并的套用。…

Chrome 浏览器内建即时字幕,无论是本机影片还是Youtube都能即时显示

  由於梅干的英文程度不太好,因此每当在一些国外的影片时,需搭配字幕会比较容易理解,虽然说Youtube内建就可开启字幕的,甚至还可开启即时翻译的功能,但在显示上有时会慢半拍,以及较干扰画面。

但这得将影片上传到Youtube才支援即时的字幕功能,若是本机影片的话,就无法使用,其实Chome浏览器内建就有字幕功能,甚至开启本机档案,也可启用即时字幕的功能,而目前只能即时的显示英文字幕,因此有需要字幕的朋友,不妨也可看看Chrome浏览器,内建的即时字幕功能吧!


Step1
首先在开启Youtube时,点网址列後方的音乐图示,就会看到即时字幕的面板。


Step2
接着再把即时字幕设为开启,这时在影片下方就会出现英文字幕。


Step3
由於这个字幕档,不像Youtube一直在下方,无法移动位置。


Step4
除此之外当本机的影片档时,只要透过Chrome浏览器将它开启,一样也可启动即时字幕档的功能,是不是超方便的呀!若能再多个即时翻译就更完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