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ehviewer使用教程

全球科技品牌价值100强清单整理,没看会被时代淘汰掉。

马斯克新上任推特!员工、用户「剉咧等」 多项收费功能陆续曝光

image source:TenMax提供

文/TenMax

焦点一|马斯克完成收购推特!新上任即大动作裁员,拟推多项收费功能

上周四 10 月 27 日,马斯克终於完成推特收购案,这代表自四月延烧至今的收购推拉战,在此告一段落。然而随之而来,是一连串马斯克对推特平台与团队编组大动作的改革。才刚接手推特,马斯克立即裁员几位高官,包含执行官、财务官与法务负责人,而据华盛顿报导指出,不久後推特就会裁员至少 25% 的职位,并後续再根据营运需求规划业务与团队。如此大幅改革,马斯克再次展现出严厉的管理方式,与难以预测的行事风格。

image source:CNBC

马斯克上任频频出招,不只让推特员工措手不及,社群用户也如坐针毡。马斯克向平台开发团队提出的第一项指令,是将推特原本的订阅制会员方案 Twitter Blue 从每月 4.99 美元的价格,提高到每月 19.99 美元,并且考虑向过去已拥有蓝勾勾验证(Blue tick)的用户收取费用。然而在 11 月 2 日,马斯克在他的推特帐号宣告最终结果:全球用户将能以每月 8 美元的价格,换取 Twitter Blue 会员等级与验证蓝勾勾。

同时,若成为推特的会员,还能享有优先使用部分功能的权利,包含发布长影音、广告数量减半、特定文章免看广告,以及回覆、搜寻与标注的优先权。马斯克如此积极规划会员制度,是因为他期待未来推特订阅制会员的盈利,能达到公司营收的 50%,因此抬高会员价格、祭出免费用户的功能限制,正是他改革推特运营模式的第一步。

image source:@elonmusk

针对在推特投放广告的企业品牌,马斯克曾在收购前夕寄信安抚广告商家,承诺推特平台将会持续开放广告版位,然而各大品牌与广告业界,仍对推特前景感到不安。马斯克过去绳发表对推特平台上的广告很反感,然而当他接管推特後,却转头表明对个人化广告的期待。他曾在推文中提到:「低相关性的广告是滥发讯息,高相关性的广告是内容资产。基本上,推特的理想是成为全球最受尊崇的广告平台,并且强化品牌与企业商务发展。」显然,广告营收仍是推特要维持营运的一大关键。

除此之外,马斯克在不到一周内,就迅速提出几项推特的改革方案,期待能补足收购拉锯战造成的亏损,然而大部分的项目,都仍在观察市场反应与测试可能性的阶段。这些项目包含考虑向用户提供更多收费进阶功能,让用户能在推文中发布长影音,并向想要观看的其他用户,收取 1 到 20 …

9成消费者最爱年底购物!行销攻略准备好 4招赢在起跑点

image source:TenMax 提供

文/TenMax Tobey

购物强档来袭,行销人准备好了吗?年末近在眼前,大众「犒赏自己」、「四处送礼」的需求涌现,加上双数购物节从 9.9 一路叠加买气至双 11、双 12 高峰,使得每年 10-12 月,成为消费者比较优惠、疯狂购物的时节。报告指出,高达 91% 消费者曾在年末购物,而近期通货膨胀加剧,更加深了消费者想在优惠档期,一次购足全年所需的念头,使得年底数位行销显得格外重要。这篇文章,TenMax 根据 Meta 针对台湾市场所做的调查,为你整理「探索」、「评估」与「购买」三阶段的关键消费者洞察,一起来看看!

一、何时起跑刚刚好?4 周前曝光、1 周前促购

购物节行销,时程怎麽抓?Google 报告指出,台湾消费者通常在购物节到来的四个星期前,就已经开始搜寻优惠资讯;Meta 数据也指出,60% 的消费者认为「提前做好购物规划」比以往更加重要。

建议品牌可於强档活动前一个月,开始布局多管道曝光,以增强印象为主要目的,为後续促购做好准备,例如:运用联播网广告达成购物暗示,或是投入关键字广告触及早期开跑的买家;而在活动到来前一周,则需要开始大量释出商品与优惠资讯,以聚焦关注、鼓励行动为目标,吸引消费者浏览网站、将商品加入购物车;活动当天(例如 11 月 11 日)则以极大化销售为目标,使用限时特卖、超杀优惠等推动购买;待活动结束,更可规划几波小活动延续买气!

二、探索阶段:吸新客,管道、形式、内容全攻略

购物节是绝佳的探索阶段,消费者会在这段时期积极查找更多的品牌与产品;反过来说,这也是品牌想触及新客不可忽视的机会。Meta 调查指出,47% 网友会在年末购物节期间发现新的产品或服务、40% 消费者认识了新的品牌,并有 41% 透过广告获得以上的新资讯。那麽品牌该透过什麽管道、形式和内容,才能在探索阶段脱颖而出?3 大洞察一次看:

洞察一:消费者资讯管道多,360 度行销成标配

Netflix力挽狂澜,将以直播技术打造全新无剧本实境节目、创造新商模

Image Source:pexels

文/Dylan Yeh

Netflix日前向美国媒体《Deadline》证实,将在接下来透过直播串流技术打造无剧本的实境节目内容,同时也预计应用在更多适合以直播呈现的节目内容,例如近日由房地产真人秀 《日落豪宅》(Selling Sunset) 举办的直播,或是为竞赛节目提供现场投票等操作。

目前Netflix并未透露实境节目具体推出时间,但从市场讯息认为,Netflix此项技术将会在近期内应用在其制作内容,其中包含舞蹈节目《Dance 100》,以及喜剧表演节目《Netflix Is A Joke Festival》。

在此之前,苹果已经在Apple TV+启用直播节目《Friday Night Baseball》,透过现场直播赛事节目吸引更多观众加入观看,而Netflix此次跟进以串流技术制作直播类型节目,表示也将吸引更多人观看,甚至可以增加使用黏着度比例。

Image Source:apple

同时结合之前透露将推出以广告类型支撑播放成本的服务模式,创造全新内容商业模式,例如在直播过程能安插更多广告置入,藉此营收机会,同时也能藉由内容与免费使用模式吸引更多人观看。

Netflix之前也曾向《纽约时报》透露,将於年前增加以广告支撑播放成本的服务,同时也准备向与他人共享帐号的订阅用户收取额外使用费,藉此填补因目前订阅人数减少,导致整体营收出现下滑的情况。然而,目前Netflix仍希望透过全新内容制作方式,以及服务使用模式,加快改善现行营运表现的脚步。

Reference:Deadline、New York Times

微软Edge浏览器,内建将页签以垂直的方式显示并隐藏在左侧边

  无论是Chrome、Firefox、Edge、Safari…的分页页签,都是以水平方式作显示,这是一个相当习惯的使用方式,虽然说很方便,但页签开太多时,就会发现页签愈缩愈小,当要寻找页签里的网页时,往往就很容易一不小心按到了关闭钮。

因此先前梅干也分享了Chrome外挂,透过外挂让水平式页签,多一个垂直条列式的方式作显示,如此一来就有便於寻找页签,但这个功能现在Edge不已内建,甚至还更方便使用,除了可将水平式页签直接移到左侧边以垂直显示外,甚至还可收阖,只剩下网站的图示,如此一来开再多页签也不用担心。


Step1
首先点选页签左边的页签图示,再选择「开启垂直索引标签」选项。


Step2
接着上方的页签,就会自动移到左侧边,同时会以最小化呈现。


Step3
当滑鼠移到左侧区块时,就会自动展开,这时除了方便寻找所需的网页外,甚至也可点右上的图钉的方式,将页签固定住,以及拖曳改变页签排序或删除,因此Edge这一个功能,梅干个人觉得很方便也很好用。

令人成瘾的手机阅读体验,Matter 打造文字降噪新浪潮

Image Source:pexels

文/liz

在科技新闻聚焦 Metaverse 与加密货币塑造的华丽未来时,文字领域的改进与创新其实也很热闹,从 Substack、Ghost 等平台为独立作家开启便利的收费机制,Obsidian、Roam Research 等软体掀起笔记新浪潮。这篇文章想介绍的 Matter,则想重新打造阅读工具,并且建立以追踪作者为核心的内容发现体验。

Matter 的两位创办人 Ben Springwater 与 Robert Mackenzie 是在邻里社群服务 Nextdoor 结识,当时他们都是 Pocket 重度使用者,两人对改善网路长文阅读体验以及重塑内容发现引擎的理念一拍即合。当时他们合作实验了一项名为「Tiny Bookstore」业余专案,刻意突显独立作者,这项专案成了 Matter 的原型。2020 年两人开始全职投入 Matter 的开发,夏天进入 Y Combinator,开始密集进行 Beta 测试,今年正式推出 iOS 与 iPadOS 版。

诞生於 Web 2.0 …

南美春室The POOL:在美术馆顶楼打造结合餐饮体验的「天空公园」

结合美术馆建筑师坂茂碎形树荫采光的设计概念,南美春室在美术馆顶楼打造一座天空公园。

位於台南市美术馆2馆5楼的「南美春室The POOL」,即将於2022年1月27日开幕,集结台湾顶尖设计与餐饮团队,在美术馆打造融合咖啡、甜点、餐饮、选物的崭新空间。

随着历史发展,美术馆不再是特定阶级才能造访的场所,而是大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开放给大众的餐饮空间,如今更是国内外众多美术馆的「标准配备」,咖啡、餐饮品牌与场馆建筑的结合也成为近年来引发关注的热门话题。

由普立兹克奖得主、日本建筑大师坂茂操刀的台南市美术馆(以下简称南美馆)2馆,自2019年初开幕起,前来一探究竟的人潮从未间断;几何形状交互堆叠的洁白外观,在别具巧思的采光设计下,随着日照时时刻刻变幻光影,无疑是许多人心目中台湾最美的美术馆。

在南美春室,无论晴雨皆能感受到建筑所展现的不同风情,以及台南城市的生活感。

南美馆最顶层5楼近日由 「南美春室The POOL」全新进驻,W春池计画与春室The POOL总策划,继位於新竹市「春室Glass Studio + The POOL」後,再度集结台湾顶尖的设计及餐饮团队,透过咖啡、甜点、餐饮、选物作为循环设计的媒介,打造出细节满室、表情万种的餐饮体验空间。

从空间规划、使用器皿到餐饮企划,都能感受到团队对於各层面设计近乎偏执的用心,以及扣合W春池计画循环经济精神的具体实践,让南美春室既是飘着甜香的咖啡池,亦是承载艺术价值的绝美空间。

以天空公园为概念,打造不论晴雨都可感受城市生活感的空间

「我们这次以『天空公园』为概念打造南美春室,一方面呼应台南的城市样貌跟生活感,另一方面呼应建筑师坂茂最初为南美馆设计的碎形树荫采光。」W春池计画主理人T.A.(吴庭安)以此核心概念出发,延续新竹春室Glass Studio的合作经验,邀来擅於梳理环境脉络的「彡苗空间实验」规划空间,打造开放、有弹性、可包覆着各种可能性的空间。

当阳光穿过碎形几何的玻璃屋顶进入室内,如同玻璃容器与其内容物的关系,更与「幸中家具厂」携手制作,延伸碎形概念,因地制宜打造有如玻璃碎片不规则轮廓的餐桌椅,相互衬托营造不同层次的体验与样貌。

南美春室桌灯由无氏制作设计,结合多种不同的循环材质,打造出新型态灯具。

此次主责空间规划设计的彡苗空间实验担任共同创办人郑又维说,「希望到访的人,不论晴天雨天、坐在空间中哪一个位置,都能够好好的享受当下的每一刻,因南美春室的所有体验而被疗癒。」值得一提的还有,大至空间、家具,小至摆放於桌上的灯具都别具巧思,南美春室桌灯由无氏制作设计,结合多种不同的循环材质,打造兼具温润质地及简约美学的新型态灯具。

除了硬体规划,南美春室聚集各方设计好手,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充分发挥。识别设计携手设计师方序中主理之「究方社」,延伸设计包覆春池量子概念至南美春室logo,藉由春池量子符号编排而成「南美春室」,并将符号包覆在两款识别手环上,使用W春池计画的绿色与玻璃透过光照射出来的灰色,区分两款识别手环的使用角色。

选物区注入循环设计概念,实践永续循环目标

循环选物区域则与「朋丁pong ding」合作。朋丁共同创办人陈依秋表示,「团队从7个关键字:循环、再生、环境友善、材质探索、打开感官、体验式消费、亲子来思考整体选物企划,精选相关品牌进驻,」有别於南美春室需消费始能入场的形式,民众无论有没有消费餐食,皆可至选物区域参观选购,「如同公园的概念,是一个开放给所有人的空间。」选物区也导入春池玻璃的W LOOP循环行动实践,串联台南循环店家共同探索、推广永续循环,让循环从南美春室散落至台南各处,并透过展览、艺术让循环再次汇集至南美春室。

朋丁以循环为核心选物,包含春池玻璃作品与其他循环选物。

自试营运期间便备受讨论的餐饮,不仅外观抢眼,实际上也大有来头。南美春室的餐饮规划由拥有丰富餐饮经验的嘉义餐饮品牌木更Mugeneration统筹,供应由晶英酒店及阿霞饭店设计的台南特色餐点,亦可品尝新竹春室The POOL多款展览限定甜点,如:量子鸡蛋仔、芝麻鲜奶油戚风、抹茶苔球等。

「发想上,其实也是呼应公园的概念,以及南国较温暖的气候型态,邀来蜷尾家、阿霞饭店、晶英酒店等知名在地品牌合作,打造像是接骨木苹果冰棒蜜柠桂花气泡饮、啤酒卤肉米糕、鸡肉凉面等餐点,透过这些餐饮的设计连结各种美好事物。」木更Mugeneration共同主理人Rainie分享道。

南美春室餐饮由嘉义餐饮品牌木更Mugeneration统筹,图为与阿霞饭店合作设计的台南特色餐点啤酒卤肉米糕。

集结台湾众多一时之选团队打造的南美春室,在世界级的建筑空间里头,体现循环设计价值,并充分展现在地生活风格与台湾渐趋成熟的设计能量,不仅与台南美术馆2馆结合得恰入其分、甚至增色不少,更演示着台湾艺文场馆餐饮空间媲美国际水准的全新可能。…

Podcast大爆炸之後,声音经济的未来在哪里?

2020年台湾的podcast呈现爆炸性的成长,声音产业开始逐渐聚焦成型。(摄影╱蔡杰曦)

「欢迎来到声音的自由时代。」2020年podcast在台湾出现大爆炸,《VERSE》在第二期以此封面故事深入探讨podcast的潜力与局限。但那大爆炸是一场华丽的绚烂,还是更大改变的开端?当大家都说podcast的浪潮即将趋於平稳时,《VERSE》进一步访问声音内容平台、podcast广告代理商与声音串流平台,发现大浪之後,台湾声音产业正走向更精实的下一阶段。

根据podcaster杰西大叔制作的「繁中Podcast节目制作现况」统计,截至今年9月,共有1万4000个podcast节目诞生,随着声音内容蓬勃发展,声音产业的不同面向也开始聚焦,从内容到平台,都看见一条更清晰的道路。

两大收听平台Apple Podcast和Spotify外,台湾本土声音平台KKBOX在去年成为podcast托管平台Firstory的最大股东,也连续两年举办论坛PodFest TAIWAN,邀请成熟的制作团队分享创作心法,积极促成创作者的多元化和专业化,并且协助品牌媒合创作者,让产业发展出更完整的工作生态圈。

在内容方面,podcast制作公司鬼岛之音推出纪录片式podcast《一年的告白》,导演Doreen以声音纪录和癌末母亲Mish之间的对话。VERSE也推出声音杂志《V VOICE》,以声音延伸每期杂志内容,收录访谈、编辑幕後,或田野录音。声音内容平台镜好听於今年开设专属收听app,与专家学者合作推出新闻、文学、影视和知识等不同主题的声音内容,未来更坚定走上知识付费的道路。

内容精致多元──镜好听

「未来人的生活,一定是双手双眼有更多竞争。声音具有随身便利性,能够释放双手双眼,所以是符合未来的场景。」镜好听总监徐淑卿坚信地说着。

2021年1月才宣布开台的镜好听,看似年轻,其实在podcast大浪来袭前,就已经专注於声音内容的发展。隶属於媒体集团镜传媒底下的镜文学,在2019年成立时便思考如何将文学内容做多角度延伸,镜好听也是在这个时间点酝酿成形。发展至今,平台上共有3个产品:节目、有声书和有声课程。

「节目」就是大家熟悉免费收听的podcast,近130档节目中,除了有镜周刊记者分享报导的幕後故事,还邀请多位知名人物做节目,包括谘商心理师周慕姿的《作家的灵魂脚本》讨论作家与他们没说出口的痛、政治大学传播学院助理教授康庭瑜的《性别好好玩》分析科学背後的性别故事,以及年度企画《郑丽君的思想操场:自由六讲》,是镜好听从去年11月就积极联络,经过一年才促成的节目。

「有声书」部分,目前在平台上有将近280本作品,订阅成为付费会员後,就能收听多数有声书内容。目前种类多集中在儿少亲子和文学小说,除了有从镜文学延伸的作品,也跟出版社合作录制。「有声课程」则提供系统规划的知识性内容,例如和演员黄河合作,传授演出观念与技巧的《黄河表演心法》,单套贩售。

镜好听总监徐淑卿认为声音具有随身便利性,能够释放双手双眼,符合未来的场景想像。(摄影╱KRIS KANG)

镜好听办公室内打造5间录音室,26人的团队从节目企画、录制到行销层层分工,并且连两年举办「镜好听学院」培养声音主播,目标是提供更优质的声音内容,「我们把这些基本建设做得非常完善,建立门槛,让别人要达成这个目标时会稍微困难一点。」从资深出版人、书店管理者转任镜好听总监的徐淑卿说。

镜好听在一系列内容企画打响招牌後,即将走入下一个阶段,吸引更多听众加入付费会员的行列。包括扩展有声书类别、组建课程制作团队,目的都是为了制作更多优质声音内容,吸引听众为内容买单。

相比於多数podcast节目以免费收听、承接广告的营运模式,今年初开台就决定走订阅制的镜好听有不同看法,「知识付费对很多人来说不见得是困难的事情,最重要还是内容,」徐淑卿举例,「当你买一本书,没有人会质疑为什麽要付钱,我们也能与听众沟通,听了那麽多内容和优质课程,是不是应该付一点费用。」相信内容有价,也相信会有一群人愿意为好的内容买单,正如徐淑卿所说,没有丢下一颗石头,怎麽会知道范围在哪里。走下去,才能挖掘出更多可能性。

平台整合与专业分工──KKBOX

点开podcast节目《TKKBOX解忧BGM声疗套餐》,滋滋的油炸声和咬下炸鸡的喀滋喀滋声紧贴着耳朵响起,彷佛身处在油炸锅前,彷佛看着一个人大口咬下炸鸡。

这是由KKBOX和连锁炸鸡品牌顶呱呱合作的小节目,结合ASMR(自主感官经络反应)元素,将口白加入炸鸡油炸声和清脆咬下的声音,「如果只是看大家吃,听到声音就觉得还好,但是在耳朵里面很慢的那种咖滋声,就觉得天啊,但那就是效果,我们希望可以达成这种有趣的效果。」KKBOX音乐事业群总经理黄嘉宏分享到这个案例时,也忍不住笑出来。

https://www.facebook.com/tkk.tw/posts/10160149977294528

「任何可以发出声音的东西,或许都很适合透过podcast有新一番的诠释,剪头发也可以啊,很多事情都可以有不同的声音。」对於声音的未来,黄嘉宏很有信心,也充满源源不断的想法,「KKBOX相信每个声音都有启发人心的力量,它会对不同人在某个时刻有某种感动。」

走进KKBOX位在大安区某个商办大楼的录音工作室,KKBOX STUDIO配备3间录音室和交流空间,除了提供给podcaster录制节目,也是一个线下交流的据点,未来KKBOX的课程「Podcast新手村」也会在这里举行。

从刚落幕的第二届PodFest TAIWAN到不定期举办的教学和线下聚会,KKBOX既与品牌合作创新声音内容,同时也以平台之力进行人才的育成。KKBOX总经理黄嘉宏希望能在这些行动中,促成产业的专业分工、多元内容,以及更多品牌投入。

KKBOX音乐事业群总经理黄嘉宏认为任何声音都很适合透过podcast再诠释。(摄影╱KRIS KANG)

黄嘉宏观察,podcast这两年从爆发到大量投入後,开始有比较成熟的内容和知识留下来。虽然疫情导致实体活动停摆,对处於早期发展阶段的创作者来说,缺乏线下心理支持和制作建议的交流,使创作能量一度减缓,但随着实体活动解封,黄嘉宏期待接下来会有新的创作爆发潮。

创作端之外,也有越来越多品牌和产业关注到podcast,开始思考跟本业结合、创造加值的可能性,从简单的口播业配、投资制作专属节目到自制节目来推广理念。「大家说podcast好像已经爆发过了,但其实podcast的行销甚至还没有爆发,还在逐渐要起飞的阶段 。」曾为品牌制作节目的广告代理商只要有人社群顾问执行长陈思杰观察,从今年开始,品牌询问podcast合作的比例变得非常高。

只要有人社群顾问执行长陈思杰观察到podcast的行销能量正在酝酿中。(图╱陈思杰提供)

当越来越多品牌投入,KKBOX除了协助制作节目,现阶段也担任专业媒合的角色,「针对几个比较明确的工作来做媒合,让品牌和制作两端可以被看见听见,让更多人了解并投入资金。」黄嘉宏说,透过媒合机会,扶植创作端,当制作端有足够能量,自然就能让创作端跟品牌找到彼此。在技术面也积极开发逐字稿、关键字搜寻等功能,希望能吸引更多的使用者来到KKBOX的平台。

从节目制作、人才培育到建立更流畅的听众体验,KKBOX这些投入都是为了让声音产业准备好面对下一波巨浪,「声音有很多东西可以做、也很有价值,未来当大量需求、资金进来的时候,产业有没有准备好?大家有没有准备好展现自己的才能?」黄嘉宏说。

对声音内容的信心,是来自於对台湾的信心

徐淑卿办公桌上的一幅照片〈使徒的道路〉捕捉的是瑞士第一高峰马特洪峰最难攀爬的一段路,「要做声音内容,真的很不容易。」这位资深出版人说。尤其镜好听决定走知识付费这条路,如何说服听众内容有价、如何让会员制更加成熟,每一步都是困难的一步,「但是你要相信能走上山顶,这些就是必经的历程,也是生命有趣的地方。」

即便不走会员制,对於声音内容的广告市场来说,也同样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业务及广告代理商月城南广告执行长潘玮翔提到,目前声音市场不像YouTube有统一平台,缺乏客观计价和数据,也没有广告投放系统,导致广告收益集中在最前端的创作者,「这是一个很畸形的社会,中小型创作者没办法透过稳定方法养活自己,就无助於里面的成长。」潘玮翔直言。面对这个问题,月城南广告、Firstory与网路资料观测平台QSearch合作,推出「收听数据分析月报」,透过透明化数据协助品牌找到适配合作的创作者。

月城南广告执行长潘玮翔(左前)表示目前声音市场还缺乏客观的计价与数据。(图╱月城南广告提供)

受访者们不约而同提到,声音产业从内容、平台到行销,还有许多等待开发的领域。这份对於前景的期待,源自於对台湾所创作的声音的信心。相比於图片和文字,声音因为比较难被平台审核,更能展现它的自由与广阔,「声音本来就是很自由的,台湾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华语创作世界,这是台湾podcast可以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元素。」陈思杰说。…

Dcard 林裕钦的创业之道:助人为快乐之本,所以他凝聚一群人去帮助更多人

Dcard为台湾知名的匿名社群平台,在创立不到十年的期间,不仅拥有了每月超过1500万不重复的访客次数,依此发展出多种商业模式,更拓展版图至海外。与夥伴共同打造出Dcard的执行长,是还不满30岁的林裕钦。创业之外,林裕钦又是如何认真走出自己的路?第三期《VERSE》杂志邀请到这位年轻的创业家,与读者分享其创业心法。

⓵过去三年最大的改变是什麽?这个改变带给你的影响与意义?

林裕钦(以下简称林):学会延迟满足感,爱上做些见效慢的事情。读书带来的改变并非立竿见影,但持之以恒能带来很多改变。健康的生活习惯、管理的待人处事都是。具体例如每天早上5点30分起床学习,10点上班。那些见效慢的事情正由於坚持困难,才造成人跟人之间巨大的差异。

⓶小时候是否想过会成为什麽样的大人?和现在的你一样吗?

林:小时候就觉得自己会创业,这点没改变。要说差异,就学时期常听说「助人为快乐之本」,那时只觉得是句俗谚。後来才真的意识到,更多个人享受不一定能带来更多快乐,但帮助别人却能获得内心真正的喜悦,於我而言,创业便是凝聚一群人去帮助更多人。

⓷如果给你一个保证实现的愿望,你想为台湾实现什麽?

林:经济是民生的基础。台湾上一代有许多前辈努力,在半导体、制造业树立起一座一座支柱撑起台湾。我希望台湾在下个世代依然有世界级的公司出现,让这片土地的美好可以延续。我不喜欢许愿,喜欢付诸行动,於是我开始创业。

⓸当你在家里,通常会花最多时间在哪里?做什麽?

林:最多时间是在书桌前学习新知与规划未来。最近爱上下厨,待在厨房的时间也不少,我觉得做蛋糕是一间很浪漫的事情,无论你多有钱或各种名声,每个人都得花一样的时间投入。每个蛋糕都是自己时间的凝结,而时间又是人一生中最稀缺的资源,心意由此传递。

⓹独处的时候会做些什麽?

林:我很喜欢独处,虽然善於对话,但是个内向的人,需要大量独处时间。最常做的是读书跟听podcast交错—读书是成块的资料,podcast是片段浓缩解说或第一手观点,能够互相补充。此外也常常写下一些心得,以及规划未来。

🔻 PHASE ①  求学阶段

1991,在台南出生

2009,北上台大资管系求学

2011,大二於台大宿舍架设出Dcard网页版

2013,推出行动装置Android版本

2013,大四修习台大「创意创业学程」

2014,和朋友共同创办「台大管理顾问社」

🔻 PHASE ②  Dcard创立公司

2015,注册为狄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iOS版本

2015,带领团队参加创新创业激励计画(FITI)

2016,提供整合原生广告、行动、活动等的广告方案

2017,从减肥开始,致力於培养领导人所需的能力

🔻 PHASE ③  放眼国际

2017,Dcard〈阿嬷这是Lv〉受BBC News转载

2017,业务范围拓展至日本

2019,扩展版图至港澳市场

2020,获《Forbes》年度亚洲30Under30名人榜

2020,扩大招募海外员工

购买

周奕成的当代文化运动:政治与文化都与人生息息相关

百年前,一群知识份子,透过新文化运动影响政治;百年後,也有一位知识份子组政党、办书店、试图重现大稻埕1920年代的荣景。他是一个曾被留级、退学的知识青年,但他的每个人生阶段,都与这块土地的民主进程息息相关。即便後来离开政坛,仍以文化行动投入公共领域——他是周奕成,他如今以大稻埕作为基地,进行一场属於当代的「文化运动」。

⓵学生时期的你,觉得自己什麽最厉害?

周奕成(以下简称周):学生运动时代,我是跨校组织家也是理论家和宣传家。後来加入反对党,我也是做青年人才培育、政治论述及宣传工作。在这些方面可能是顶尖吧。但早不做了,现在也都不会了。

⓶为什麽第三社会党,不叫做第三势力党?

周:我分析台湾战後政治,提出「第三社会论」。先有第三社会,才有第三政党。势力是短暂的,政党要有自己的社会基础才能长久。「第三社会论」可分析和引导新政党运动。

⓷为何对1920年代特别着迷呢?

周:1920年代是人类创造力爆发的年代,但也是大萧条之前的繁荣、大独裁之前的自由、大战争之前的和平,对2020年代的人类是很大警惕。对我而言,最大的意义是创造力—创造力是人对世界剧变的回应。

⓸「街区公司」的概念是什麽?

周:「街区经济」是我提倡的地方创生模式。「街区公司」则是「街区经济」的主力推动者。「街区公司」为街区引进新的创业团队及创生人才,促进地方的商业转型及就业机会。

⓹世代群未来的目标是什麽?

周:「世代群」本身已经自己创立或共同创立近50家小企业。从旁协助创业的也有大约50家。未来最重要的是建构「世代人」这个价值社群,以及推动「大学埕」的学习产业。

🔻 PHASE ①  叛逆年少学运路

1967年,生於台北市

1990年,野百合学运广场学生代表

1997年,政大新闻所退学

🔻 PHASE ②  从地方深入中央

1999年,民进党文宣部及青年部主任

2001年,总统府谘议,总统文稿小组撰稿人

2003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史隆管理学院

2004年,撰文批判陈水扁「和平公投」

🔻 PHASE ③  从政治跨足文化

2007年,筹组「第三社会党」,推动修宪

2008年,离开政坛,决心以辅助创业为第二人生

2008年,成立「世代文化创业群」,立足大稻埕

🔻 PHASE ④  文化商业共存共荣

2011年,创立第一栋文化创业街屋「小艺埕」

2012年,举办「大稻埕 1920s

P. LEAGUE+再造职篮联盟:台湾篮球何以再掀热潮?

暌违20年,在拥有运动、艺能界广大人脉的「黑人」陈建州催生下,台湾第二个职篮联盟P. LEAGUE+去年拔地而起,不但网罗众多实力与名气兼具的一线球星,更成功经营起主客场制度,票房开出红盘,俨然已是全台球迷最关注的篮球赛事。过去20年来没人缴得出的漂亮成绩单,P. LEAGUE+是如何做到的?

2021年5月,P. LEAGUE+发出官方声明,宣布总冠军赛比数留在第四场後的3:1—由於COVID-19疫情在台湾延烧,全国提高警戒层级,导致台北富邦勇士和福尔摩沙台新梦想家均无法在合乎规范的情况下(各场馆依规定封闭)训练,更不用说比赛,因此联盟裁定由富邦勇士拿下P. LEAGUE+首季的总冠军。

最终裁定引发的些许讨论及惋惜,显示了P. LEAGUE+在台湾球迷心目中的地位。自从中华职业篮球联盟CBA在2000年宣告倒闭後,台湾篮球历经了20年没有职篮联盟的空缺,尽管SBL(超级篮球联赛)在2003年登场,也曾有过一段辉煌,更成了「黄金世代」球星发光的舞台。

但十多年过去,SBL已经因为各种小问题的累积,加上经营面的无法突破,成了台湾篮球迷心中的一大块鸡肋——要弃?那毕竟还是台湾最高层级、汇集最佳选手的联赛;要食?那没有太多吸引力的观赛感受又让人感到无味。

专业策略设定  找回既存篮球迷

尽管在台湾,篮球是最多人从事的休闲运动,SBL却渐渐无法成为真正热门、带动观赏风潮的联赛,让许多台湾篮球迷彷佛躲了起来。SBL式微,甚至让原本的七队规模再缩编,就在台湾篮球陷入各种困境的时候,P. LEAGUE+在执行长陈建州的号召下成立,突然之间让台湾篮球有了一股新的力量出现。

然而,P. LEAGUE+并非横空出世,SBL在台湾篮坛耕耘多年的基础,或多或少也对这个新职业联盟的草创时期有所助益。以参与第一季的球队而言,至少就有台北富邦勇士、桃园领航猿两队是以往曾经历过SBL的球团(领航猿背後为璞园集团),而四支球队的资深球员更几乎都有过SBL的洗礼,球队的基本元素也都和以往台湾篮坛概况大同小异。

的确,本来就不会因为一个新联盟的出现,就突然有许多顶级球员从天而降,但近两年SBL的票房不佳,到一整季下来票房亮眼的P. LEAGUE+,这个台湾球迷等候已久的史上第二个职篮联盟,确实把本就存在的篮球迷又找了出来,并让广大球迷透过行动说明了对这个联盟的支持。

而这其实要从策略面说起,也是陈建州和所谓「矽谷帮」的故事。在去年P. LEAGUE+展开热身赛、等着12月的开幕战来临前,陈建州在自己的Facebook上介绍了他曾在开幕记者会上提及的「矽谷帮」夥伴,这些人的创业与投资经验成了陈建州建立联盟的重要根基。或许陈建州在部分网路评价上有个「装熟」的标签,但他这些人脉,的确帮助联盟初期的建立。

HTC首席去中心化长陈信生(Phil Chen)和陈建州在美国认识,当初认识的契机是台裔球员林书豪在NBA缔造的「Linsanity」热潮,当时在纽约的陈信生遇见同样对篮球有高度热忱的陈建州,篮球成了两人的共通话题,也是後来即使分隔两地,依旧能维持联系的理由。两人再一次有所交集,是陈建州与其他股东创建了宝岛梦想家(福尔摩沙台新梦想家前身),跳脱既有的SBL环境,走出台湾,挑战ABL(东南亚职篮联盟)。

梦想家并不是第一支挑战ABL的台湾球队,但梦想家延续了高雄圣徒跨出的步伐,并用更缜密的经营方针,在彰化确确实实打造了篮球乐园。在梦想家出现之前,彰化偶尔有SBL比赛移师举办;在梦想家出现之後,彰化成了有别於SBL、自主经营的台湾篮球市场。而陈信生也更相信陈建州对篮球的热忱,有机会在台湾用篮球闯出一番名堂。

就在梦想家作客香港的时候,当时在香港开投顾公司的陈信生再度进场,见证了ABL和NBA不同的气氛,「观众热情的投入,让我觉得ABL的观赛感受很不一样。比如我看到香港对菲律宾的比赛,香港有些人家里有菲佣,就成了进场支持菲律宾队的来源;当菲律宾击败香港,会有种员工打败老板的气氛,这就形成了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陈信生当时见证的感受,就成了他後来在投资P. LEAGUE+之後最想营造、也认定最能和以往的篮球环境做出分别之处。「职业化的关键在主场经营,」陈信生说,「主场经营才会带来归属感,假如我是彰化人、我是新竹人、桃园人,就会支持在地的球队,或者我是科技业,我就会支持有科技业色彩的攻城狮。」

联盟成立初期,执行长陈建州与各球队要角齐聚联系感情。

秉持着一开始就相信陈建州的初衷,陈信生以自己做创投的背景,丝毫不怕冒着风险,「以做创投来说,看到已经投入这个领域二十多年的陈建州来做新创,对我来说很完美,一来是他已经有这麽多年的经验,二来是他拥有的行销资源。」

对陈建州来说,除了四支球团的代表外,「矽谷帮」夥伴能从圈外人的角度提供意见,在联盟创立之初不只出钱,更提升各种宏观角度,是他认为最大的帮助,「新创公司在矽谷很常看见有理想、有梦想、但技能无法实现的人,刚开始都很辛苦。这个过程其实跟联盟从零开始一样,不被看好、在没有职篮的市场中努力奋斗,这都是新创的态度和精神,或多或少也像是联盟的精神。」陈建州说。

主客场制、商业行销 凝聚主场归属感

四年前,宝岛梦想家投入ABL,选定彰化体育馆设立主场馆,凭藉多元且与在地紧密结合的行销活动,开创台湾篮坛主场化的经营模式。而後,富邦勇士也於2019年投入ABL,并以台北为主场,更接受台北市政府合作冠名。去年成立的P. LEAGUE+,延续了ABL及国际众多职篮联盟皆有实行的主客场制,并由此成功经营出在地归属感与商业模式,成了该联盟与SBL的最大差别。

梦想家投入P. LEAGUE+後,去年下半年接受台新银行冠名赞助,改名为「福尔摩沙台新梦想家」,并持续深耕彰化,是联盟唯一以中台湾为根据地的球队,不仅周边商品结合彰化大佛、中部区码04等在地特色,甚至携手彰化代表性庙宇南瑶宫推出联名平安符,结合赛事规划的各式主题活动也从没少过。

根据陈信生观察,四支球队和在地的结合都非常密切,除了较早开始经营地方连结的梦想家与富邦,璞园集团组成领航猿後,以桃园航空城的诸多航空元素吸引关注,球队总经理、过往球员时期素有「台湾飞人」美名的陈信安,更用自己的知名度化身「机长」,让每位进场球迷成了搭机的乘客。

而科技城新竹组织的新球队,则以「攻城狮」为名,和「领航猿」两个队名都兼具吉祥物象徵意义与在地重要职业的谐音,归属感自然提升。攻城狮更为人称道的是商品设计,迅速推出话题相关的设计物,成功在第一时间吸引球迷目光。建立起观赛感受後,球迷的附着度自然更为提升。

https://www.facebook.com/PLEAGUE.official/photos/a.107659497702321/161487052319565/

攻城狮总经理高景炎就说:「经营一支职业球队,後勤单位不能欠缺,组织必须充满人力,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球队里面工作人员比球员还多的团队。」而P. LEAGUE+各球团都愿意积极维系的营收模式,让主客场制得到最大的认同。

高景炎和攻城狮的其他高层从见面的第一天就决定要高度与在地结合,努力把新竹和篮球连结在一起,「主客场制、商业化行为,其实这是新竹从没出现过的运动经营模式,现在回想起来是很大胆的做法。或许我很疯狂,但也有一群很疯狂的股东支持我们,这才是最重要的。」…